教务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暑期充电,能量满格!我校开启暑期教师培训“能量通道”

发布时间:2025-07-24      发布人: 教务处

这个夏天,讲台上的主角们暂歇授课,转身成为勤勉的“学生”!我校精心打造的“校级统筹+院级特色”暑期教师培训系列活动火热进行中,聚焦“革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水平、培养综合素质、促进创新发展”目标,为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² 校级培训:强基固本,星光熠熠

“能量通道”开启: 7月7日上午,副校长于惠钧教授亲自主持暑期教育教学培训班开班仪式,正式拉开全校教师暑期集体“充电”的序幕。

名师领航,指引方向:首日培训即干货满满!“何静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何静教授以《包装自动化》课程为范例,深入剖析了产教融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路径,为全校教师们如何进行高质量的课程建设提供了清晰指引。

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大学生心理健康“跨界融合”智慧课程群示范教研室负责人钟景璐副教授带来《数智化赋能高校教师教学全场景创新应用策略》,聚焦AI等新技术如何重塑教学全流程。

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乡村振兴与规划设计“数智+思政”课程群示范教研室负责人谭书佳老师分享了《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之道》,探讨如何在专业教学中实现思政元素的自然渗透与价值引领,为教师们在智慧教学与课程思政领域点亮明灯。

实战演练,试砺锋芒:7月16日,2025年新任职教师主讲教师资格认定校级试讲在公共教学楼隆重举行!作为暑期培训的核心检验环节,由15名校级教学督导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严阵以待,从“表达能力、内容把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四大核心维度,细致考察了教态仪表、语言表达、板书(或现代教学技术)设计、内容熟练度、逻辑性、重难点处理、启发式教学、课堂互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具体指标。经过激烈角逐与严格评审,有63位新入职教师获得了由教务处颁发的《本科教学主讲教师资格证书》,并且有11位表现优异的青年教师荣获了“教学潜力之星”称号,展现了学校师资队伍蓬勃发展的新希望。

² 院级培训:“一院一品”,亮点纷呈

各学院精准对接学科前沿与育人需求,匠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充电站”,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培训生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思政课数字化转型前沿。特邀人民网文华在线高级讲师陈姝凝深度解析“数智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AI提效增质,让教学更精准高效”,重点分享了DeepSeek应用技巧、DeepSeek助力高效教学、AI智能体赋能思政课教育教学、AI激活实践教学新生态等核心模块。超星集团湖南分公司高级讲师顾梓萱则围绕 “AI+教师双驱动模式:智慧课程如何重塑未来课堂?”,系统阐述了智慧课程的内涵、建设方法,并展示了超星智慧课程典型案例,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数智化教学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邀国家级一流课程《有机化学》负责人、湖南省信息化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超星知识图谱专家—湖南大学刘强教授。刘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有机化学》人机协同教学创新”为题,结合自身丰富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经验,深入剖析了AI在课程设计、知识图谱构建、教学过程优化中的具体应用,并通过生动案例展示了数据驱动如何实现教学模式智能化升级、人机协同如何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学生参与度。随后,学院教学综合评价前5%的教师夏志美、苏振江进行了精彩的教学示范课展示,分享了他们的课堂教学先进经验。

——理学院,特邀中南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龙孟秋教授作专题报告。龙教授聚焦“大学物理课程AI交互式课件生成与科创融合教学实践”,系统阐释了AI交互式课件生成的核心技术原理与实际应用方法。更令人振奋的是,他结合团队实践,分享了多个科创融合教学的成功案例,如“利用AI技术实现物理实验的模拟与创新”,生动展示了科技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可行路径。互动环节,教师们就教学实际问题与龙教授展开了热烈探讨。

——包装工程学院,特邀超星集团资深培训师周渭川带来 “智慧教育背景下数字赋能课程建设与课堂质量提升”专题培训。紧扣教育部“智能+教育”改革方向,周老师系统讲解了智慧课程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提炼了智慧化内容组织等“五要素”,并通过现场操作演示,直观展示了超星学习通平台在智慧课程知识库建设、问答库搭建、AI助学助教功能应用以及知识图谱构建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和操作步骤。

——经济与管理学院,特邀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袁义副教授,开展《AI+教育:DeepSeek赋能课堂教学实践》专题培训讲座。袁义副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利用DeepSeek的智能问答、知识检索与个性化学习功能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展示了该工具在课件生成、作业批改、学情分析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并强调“AI并非替代教师,而是赋能教育者聚焦创新性教学”。在互动环节,参训教师积极体验DeepSeek的操作流程,并就技术落地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法学院,特邀校级课堂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得主詹艳副教授担任主讲人。詹艳副教授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融入竞赛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詹艳副教授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们思考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如何设计与组织教学竞赛活动,以及如何通过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培训结束后,法学院还组织了本学期授课教师公开课与同行评教活动。

——机械工程学院,特邀知名学者—国防科大李建平教授主讲。李教授结合新时代数学一流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结合我校底座课程建设,围绕项目制教学、协同育人、显隐结合打造无处不在的思政教育、虚拟教研室建设等内容,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学院教师们打开了新的教学思路。他提出的自律自助,让优秀成为习惯的理念,让在场教师们深受启发,对如何规划高水平成果,高规格团队、高质量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特邀三项国家级教学大赛获奖教师杨慧媛主讲。讲座的主题是“创新大赛、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备赛分享”。杨慧媛老师在本次讲座中主要分享了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和课堂教学大赛的一些备赛案例,分享如何选题,做到跨学科融合;如何进行课堂内容设计,做到活动精彩;如何进行思政融合,实现思政闭环。杨慧媛老师讲座内容由浅入深,启发了老师们如何从一个素材侧重点联系实际并结合课程思政来进行授课和备赛。

——音乐与舞蹈学院,特邀南华大学李晓昀副教授(课程建设与教学竞赛双料专家)采用“理论讲授+实践研讨”双轨模式开展培训。李教授围绕“课程建设之路、教学竞赛之路、AI赋能教育教学、教与学成长之路”四大板块,结合自身深耕课程改革的实践和获奖成果,系统阐释了“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实施路径。她从课程设计逻辑、竞赛评审标准、AI工具融合教学三个维度切入,通过案例解析、工具演示与互动答疑,深入剖析了数智化教学创新的关键。讲座后,学院按音乐系、舞蹈系分组,围绕“数智技术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策略”、“AI赋能个性化教学”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并初步形成跨系部、跨专业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何宁波副院长总结强调要将成果转化为行动,推动学院形成“竞赛驱动创新、数智赋能课堂”的良性生态。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聚焦智慧教学。特邀超星集团专家围绕智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深入讲解,强调智慧课程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对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作用。专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智慧课堂的应用场景,如利用智能工具进行个性化教学、实时反馈学情等。培训后,学院与各系组织了教研讨论交流,教师们积极探讨如何将智慧课程更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体育学院,火热举办2025年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16位青年教师同台竞技,以充满活力的课堂展现体育教学的独特魅力,用扎实的专业素养诠释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竞赛旨在以赛促练、以赛促优,有效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教学创新活力,推动学院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交通与电气工程学院,特邀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黎福海教授开展“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理解与体会”专题讲座。讲座中,黎福海教授结合自身经验,深入解析了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实施流程及关键要点,强调了认证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通过实例分享,为学院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提供了宝贵建议,并针对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具体指导。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围绕“赋能教师发展,夯实育人根基”、“推动教学创新,激发改革活力”、”深化课程思政,提升竞赛水平”开展两大专题培训,专题一:论课程建设与教学能力提升—“五阶铸剑”教学创新实践与“全身心”教学方法 ,主讲人为湖南省教学能手、省课堂教学一等奖、省教创赛二等奖获得者补国斌副教授。补老师从“五阶铸剑”教学创新实践解析、“全身心”教学方法深度探讨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教学模式创新的核心理念、实施路径及其在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中的重要应用价值。通过结合具体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利用此模式打造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优质“金课”。专题二: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的进阶之路,主讲人为省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陈颖副教授。陈老师深入剖析了当前各级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的政策导向、评审重点和评分细则,结合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特点,介绍了如何在专业知识点中自然、精准、有效地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特邀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李晓昀副教授在崇慧楼317会议室作题为《课程筑基•竞赛致远:Python课程深度建设与竞赛反哺》的专题报告。李晓昀副教授是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大学计算机教研室主任、人工智能通识课负责人,是湖南省线上一流课程《Python数据爬取与可视化》和《大学计算机》的主持人,也是湖南省普通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理工类基础课组一等奖和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基础课组一等奖获得者。报告中,李晓昀副教授以《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打造特色鲜明、内容扎实的课程体系。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学生反馈等方面分享了课程建设的创新思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与学科前沿结合,为我院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此外,李晓昀副教授还围绕教学竞赛及备赛经验,深入探讨了“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实践路径。她指出,教学竞赛不仅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平台,更是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契机,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竞赛,通过竞赛反哺日常教学,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空天技术学院,特邀武汉易思达科技刘忠成高级工程师作专题报告。刘忠成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通信教学与科研设备的研发,担任多所高校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讲座中,刘忠成结合自身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下通信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系统介绍了“四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以及通信类人才培养的建议,为全体教师提供了通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路径与前瞻视角。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围绕“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教学核心问题展开暑期培训。培训中,胡俊红专家与教师们分享教学感悟与实用方法:从教育使命阐释“为何教”的意义,结合学科特点探讨“教什么”的内容优化,还交流了互动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等“怎么教”的具体路径。

蓄能完毕,扬帆起航!

这个夏天,从校级平台到院系特色,从理论前沿到实践操作,从教学理念到技术应用,一场场高规格、多层次、全覆盖的培训,为教师们提供了丰盛的“营养大餐”。老师们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学习中提升技能,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电、赋满能!

革新理念,提升素养,创新发展!期待老师们将暑期所学转化为育人实效,共同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撰稿:王馨仪 一审:胡宇杰)

版权所有@湖南工业大学教务处(jwc.hut.edu.cn) @2025 Copyright by HUT and All Rights Reserved
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西路88号湖南工业大学崇德楼129室 邮政编码:4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