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控制理论基础知识;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工程技术基础和应用专业知识的基本技能,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和科技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⑴工具性知识
具有初步的阅读本专业英文书籍和文献资料的能力;能撰写专业文章的英文摘要;能使用英语进行一般性的专业交流。
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本专业需要的各类计算;能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利用。
熟练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具备一定文献资料的综合能力。
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⑵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主要内容。
⑶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较系统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等学科知识。
⑷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了解基本的机械原理和方法;具有机械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能绘制简单的工程图,能读懂一般的工程图纸;具有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知识;比较熟练地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分析方法。
⑸专业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熟悉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熟悉所学专业的前沿技术,熟悉工程技术中常用物理量的测试方法和表示方法;熟悉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具备从事工矿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能力。
2.能力结构要求
⑴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利用现代化信息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基本的资料搜集、信息检索、文献检索能力。
⑵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实验仪器,具有实验方案的设计和选择能力;在综合类实习、实验中具有较强的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系统的能力;具有研究和解决自动化领域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于工程实践。
⑶创新能力
思路开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接受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了解本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能在实践中探索、验证已有的理论,并具备一定的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⑴思想道德素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具有很强的法制意识和观念,遵纪守法。
⑵文化素质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英语应用能力。
⑶专业素质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较好地掌握自动化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方法,尤其是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基本方法;具有工程意识、实践意识、质量意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能从实际出发解决工程问题。
⑷身心素质
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过程控制工程、检测与转换技术、过程控制仪表、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等。
五、毕业合格标准
课内学分要求:必须修满186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48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38学分。
课外学分要求:必须修满15学分。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合格